9月25日,以“科创赋能 引领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普月主场活动在学校夏日广场举行,丰富多彩的展品和互动项目吸引了广大在校学生和紧邻的海淀区实验三小的学生,大家共同领略了一场颇具特色的科普盛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校科协主席刘大锰在现场致辞中表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有着丰富且颇具特色的科普资源,希望大家看得见科技改变生活,既做地质研究者,也做知识传播者、责任践行者,用专业与创新让地质科技走进生活、点亮未来。
本次活动本着“可看、可动、可用”的原则,集中展示了学校相关学院和科技社团近年来在科普活动中取得的亮点成果,其中包括在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荣获季军的机器人作品、将各种地学元素图案定制加工的激光标刻系统、实时观测太阳黑子的太阳望远镜、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紧跟科技前沿的科考船模型、南极探索+防震减灾的科普项目、学生创新创业一等奖作品以及琳琅满目的原创科普文创作品等等。参加活动的同学近距离接触科普产品、体验科普成果、获得科普感受,拓宽了科研的视野,增强了科普的兴趣。
除此之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到线上”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活动,邀请国内知名科普专家王大鹏研究员进校开讲座,应邀派出海洋学院副教授由雪莲到中关村中学双榆树校区进行由海登极的地球科学科普讲座,在学校官方视频号上开设“达地知根”专栏、推出系列科普视频,将科普活动的受众范围不断扩大。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飒 通讯员 王启祥 摄影 刘文韬 董怡萱)
科元网-配资世界网-牛股策略配资网-无锡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