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的股价像过山车一样,从818元高点一路跌到545元。市场气氛随之骤变,投资者情绪也逐渐从狂热转向疑惑和焦虑。
本来,大家都记得寒武纪上市时的光景。那会儿,无数机构把它和英伟达放在一起比较,半导体、AI、人工智能,都是热门赛道,前景无限。
即使上市前后亏了八年,也还是有上千家机构坚定持仓。大家都觉得,寒武纪早晚会迎来翻身仗。
2025年第一季度,寒武纪终于扭亏为盈,这本该是个好消息。市场普遍预期,股价会随着业绩好转水涨船高。
现实却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业绩一刚转正,股价立刻掉头向下,从818元的高位一路狂泻。
三个月内股价跌去了35%,不少投资者一脸懵,市场和板块都在涨,寒武纪却独自下跌。有人开始怀疑,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5年3月,寒武纪本来承诺要增持回购2000万到4000万的股份。但时间过去了,公司并没有实际增持。
公司给的理由是股价太高,超出了回购预算。这让投资者心里犯嘀咕,难道下跌是为后续继续增持铺路?
多数人觉得,这种可能性其实不大。机构和普通散户都盯着寒武纪的每一个动作,市场的信心出现了裂缝。
回到更早的时候,2022年,寒武纪股价还只有54元。三年时间,涨到了818元,涨幅超过了15倍。
这期间,寒武纪被纳入各大指数,机构为了提升基金业绩大举买入。股价一路猛涨,业绩却没有明显改善。
2025年一季报公布后,虽然公司终于盈利,股价却不涨反跌。很多抄底的投资者被“反杀”,愈发看不懂行情。
有人原本期待机构会继续拉升。实际情况是,股价的下跌并不是短暂调整,而是真实的资金出逃。
2025年5月,摩尔线程的上市消息传来,这家公司成立于2020年,核心业务是自主研发全功能GPU。被称为“小英伟达”,引来了市场极大关注。
摩尔线程计划募资80亿元,用于新一代AI芯片的研发。机构预测发行价在60元到80元之间,相比寒武纪的高价似乎更有吸引力。
市场出现了明显分化,投资者不再只盯着寒武纪。持仓者开始感受到竞争压力,部分机构选择高位套现。
2025年6月,寒武纪股价跌势加速,单日最大跌幅超过6%。紧接着,第二天盘中又跌了近5%,市场氛围彻底变冷。
高位接盘的人心态崩溃,股价持续震荡,全天跌幅保持在3%左右。下跌趋势越发明显,抛压也在不断释放。
不少人开始反思寒武纪的合理估值,有投资者认为,正常价格应该在50元到200元之间。545元的现价依然偏高。
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多,悲观情绪在蔓延。有人觉得,寒武纪的未来还得再观察,具体能否企稳谁也说不准。
寒武纪的下跌,表层看是市场情绪和资金博弈,深层则是行业格局变化和估值逻辑的重塑。机构的态度转变,直接影响了市场方向。
芯片股本就自带光环,但长期亏损和高估值叠加,脆弱性随时会被放大。业绩转正后股价却下跌,反映出投资者的预期已经发生剧烈变化。
摩尔线程的加入,让寒武纪不再是赛道唯一选项。新资金更愿意选择价格低、成长空间大的新标的。
市场的逻辑很现实,过去的辉煌很快被新的变量取代。寒武纪曾经的故事,眼下正面临重新书写的压力。
2025年7月,整个半导体板块依旧热闹,但寒武纪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每一个动作都会被市场放大解读。
估值、竞争、机构态度,三股力量拉扯,形成了当前的矛盾和冲突。大家都在等,等一个新的平衡点出现。
寒武纪会不会像当初一样迎来反弹?摩尔线程上市后格局会不会再次洗牌?
市场还没给出答案。所有人都在观望,等待新的信号。
科元网-配资世界网-牛股策略配资网-无锡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